冲压A线米宽的工作区里,井然有序地排立着四套先进的大型冲压设备。铿锵的冲压声浪中,一位身材刚健的汉子在忙碌的机器间来回检查指导工人的生产。他认真地与工人交流着,眉宇间时而透着几丝严厉、时而绽放轻松和蔼神色。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冲压车间一工段工段长黄克林。
黄克林是公司里技术创新的能人。多年来,这位只有高中文化的工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屡次改进操作工艺,为企业年节约近百万元资金,成为公司里享有盛誉的高级工和“特聘技师”。7月13日,记者走进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冲压车间采访,小伙子们谈得最多的是黄克林热心技术创新的事——
有一次生产厢式车顶盖时,大家发现原来不到2‰的缺陷率竟然突增至50‰!超出正常水平的24倍!所有厂级领导都被这件事惊动了。经检查是模具出了问题,可是车间没有一个人会修,最后只好从远方请来专家“会诊”。故障虽然排除了,可是黄克林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自己学会一手维修机床的手艺,就不用请专家、不用花那么多钱、更不会耽误那么多工时了。
于是,黄克林开始刻苦自学《冲压工工艺学》、《模具制造原理》等专业书籍并且积极参加柳州市劳动局组织的等级培训。他经常是下班晚回家,在车间里边实践边看书本,终于使书本上的知识和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现在,他不仅掌握了一手熟练的冲压设备操作和模具维护的手艺,还用所学到的知识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益。
按设备常规的流程,工段里的四台机器在制造汽车发动机罩板、前大梁和后侧围外板时,分别需要4-5道工序,特别是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在同一台设备上重复进行,既费时又费力。黄克林经过仔细琢磨后,对模具进行改进,将最后一道工序合二为一,使整一个流程在四台设备上一气呵成,结果生产效率和质量极大的提升,等于新添了一台设备。
1997年以前,厂里左/右前立柱外板进料方法惯用的加工方法,是先把移动工作台开出来,将形料用吊车直接吊到移动工作台上,再把移动工作台开进去,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重复冲放气垫气压(耗时5分钟),极易造成气垫气压的不稳定,从而对产品质量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同时非增值时间过多,生产节拍受到了制约。
针对问题的存在,黄克林又琢磨开了:能不能不要移动工作台就可以把料放上去呢?最后,他想到了制作一个特殊的工作平台及平板小车,把形料吊放到小车上,通过平台把料直接送到合适的位置,结果耗时不到一分钟。光是这项改进,每年就可以为企业节约资金50余万元。现在,只要黄克林一出手,工段里再难的生产和技术问题都迎刃而解。
黄克林管理的冲压车间一工段有4个班组50多号人,几乎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小伙子们很少直呼他“工段长”,都习惯亲切地称他“班头”。因为他不仅会关心员工,而且在技术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方面“总是走在前头”。
员工王乃崇在操作吊车起吊工作台时,由于判断失误,致使吊车钢丝绳断裂,砸坏了一段导轨。这名员工受到处罚后,背上了思想包袱。当时黄克林正在外地培训,听说这件事后,一回到车间就找到这名员工,安慰说:“谁没有个错呢?重要的是怎么挽回损失,怎么总结经验,下次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随后,黄克林积极努力配合修东西的人参与维修,还组织全体员工攻克如何正确辨识、评估起吊重量的技术难题。经过多次培训,现在他所在工段的员工都能准确地评估起吊重量,杜绝了此类事故的发生。
黄克林还经常组织工段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创新,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工段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也日益增多。仅2003年,该工段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有100多条,被采纳实施的达60%以上,因实施了员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冲压车间每月可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数万元。如黄克林和员工们提出的PS车顶盖开料技术改进建议实施后,每件PS车顶盖用料比原来缩小近10cm,仅此项技术改进年节省本金30多万元。
在黄克林的带领下,工段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屡获公司的肯定。在公司劳动竞赛中,该工段获得了“安全”、“质量”、“降成本”等多种竞赛一等奖,荣获公司工段建设的最高荣誉———“五星级”工段称号。工段的凝聚力也慢慢地增加,许多青年员工积极要求上进。他所在的工段已有6名青年员工加入了中国,现在又有一批青年员工写了入党申请书。
精益生产、GMS全球制造体系、5S现场管理模式、BPD班组管理……“中中外”三方合作的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不断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很多名词,刚开始时黄克林都不知道是啥意思。但是通过学习,黄克林学会了这些管理概念,还能够将他们运用到工段管理和技术创新中。他对工段里的小伙子们说:“任何一件小事都有改善的空间,要创新就得不断学习。”他结合本工段的实际,首先按“5S现场管理模式”对工段现场进行改善入手,在工段生产现场管理中内做到目视化、一物一位,工作现场干净整洁。这一创新,使人机环境更优化,工人们工作起来心情更加舒畅,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
冲压车间里有4台大型机床,以往生产6360车顶盖的时候,往往是在1600吨机床进行压形,然后叠加到80件时用吊车一次性送到600吨机床完成下一道工序。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存在人员安全风险隐患,而且一出问题是80件顶盖同时出问题!黄克林从总装车间流水线吨机床之间建立传送带,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法使上述隐患得到彻底改进,使返修率从原来的40%降低到小于10%,每台车可节省本金3元,年合计近50万元。
年已50的黄克林在学习上永不满足。他所在的工段从工人到管理人员正处于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中。他自己有个近期目标,要向公司里外国专家和技术员认真学习,把全球制造体系五大原则133项丝毫无误地贯彻到工段管理中,保证工段生产的产品质量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