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同期基数有所走高,但今年8月出口增速不降反升,表明基数效应不能解释出口增速的回落,另有其他原因:一是分国家或地区看,对欧盟、日本与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均回升较多;二是分产品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出口增速回升的主因;三是从出口数量和价格看,数量因素是出口回升主要贡献因素。
二、内需偏弱与高基数导致量价齐跌,共同拖累进口增速。去年8月份进口增速环比回升5.0个百分点,高基数对本月进口增速形成拖累。从进口量和价看,价格与数量因素均对出口增速产生拖累;在18种重点商品中,受内需偏弱影响,进口数量增速环比下降的品种由7月份的9种提高至12种。未来几个月进口增速仍将受到高基数影响,但如果各项经济刺激政策能出台并有效落实,那么未来内需温和回升有望对进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撑。
三、预计全年出口增速中枢在4%左右,年内“抢出口”效应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但总体下降带来的压力增加。一是基数效应对出口增速的扰动将趋于减弱;二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有所加大,外需对出口支撑或将减弱;三是价格因素或将对出口产生很多压力;四是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不利于国内出口份额的提升,但受益于加征一定的关税前“抢出口”动机增强,对出口形成支撑,出口份额短期变动不大。
事件:据海关统计,8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5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5.2%,较7月份降低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86.5亿美元,同比增长8.7%,较7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进口2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0.5%,较7月份回落6.7个百分点;贸易差额910.2亿美元,较7月份提高63.7亿美元。
8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7%,较7月份回升1.7个百分点(见图1),回升斜率有所提高。从基数效应看,2023年8月出口同比下降8.55%,较前值回升5.7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基数走高,不能解释今年出口增速的回升。从环比增速看,8月份出口环比增长2.7%,高于2016-2022年同期均值(剔除了2020年)1.9个百分点(见图2),环比增速高于季节性。下面我们从三方面继续探讨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
一是分地区看,对欧日和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回升,但对美出口回落。8月份对欧盟、日本、美国、加拿大出口分别增长13.4%、0.5%、4.9%、0.0%,较7月份分别变动5.4、-3.2、-10.0、6.5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盟与日本出口增速回升较多,合计拉动出口增速2.0个百分点,较7月份提高1.0个百分点,贡献了出口增速回升幅度的近6成;对美国出口增速回落,反映外需放缓和美国补库存的边际趋弱,同时对加拿大与中国香港出口增速也会降低,转口贸易放缓或主要受中美贸易壁垒增强有关。新兴经济体中,对东盟、拉美、俄罗斯、非洲等地区出口分别同比增长8.8%、19.7%、10.4%、4.5%,较7月分别下降3.4个百分点,提升6.0、13.2、12.4个百分点(见图3),合计拉动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较上个月回升0.2个百分点。对主要新兴经济出口增速回升,说明贸易朋友圈扩容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二是分产品看,机电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出口增速回升的主因。8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9%,较7月增速有所提升,其占全部出口中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见图4),拉动出口增速6.9个百分点,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相关商品出口增速略有回升,相关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犹存。分重点商品看,8月份重点商品中成品油、稀土、钢材等化工与贱金属商品出口增速有升有降,对出口增速的影响相对偏小;塑料制品、箱包、纺织纱线及制品、服装衣着、陶瓷、家具以及玩具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4%,较前值回升0.8个百分点,对出口形成向上支撑(见图5)。
三是分数量和价格看,预计数量因素是出口增长的主要支撑。由于出口价格指数和出口数量指数公布时间滞后,我们通过监测重点商品的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的关系,判断数量因素和价格因素对出口的贡献。8月份同时公布数量和价格的18种主要出口商品中,出口数量增速和出口价格增速环比回升的品种分别为12种和9种,说明数量因素是出口同比增加的根本原因(见图6)。
8月份进口金额同比增加0.5%,增速较7月份回落6.7个百分点(见图7)。从基数效应看,2023年8月份进口同比下降7.2%,较前值回升5.0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基数大幅走高是进口增速回落的主要拖累。
从主要商品看,价格与数量因素均对出口增速产生拖累。8月份重点监测的18种商品中,原木及锯材、集成电路、煤及褐煤、食用植物油、原油、初级形状的塑料、铜矿砂及其精矿、未锻轧铜及铜材、汽车(包括底盘)以及铁矿砂及其精矿等10种商品进口金额增速较7月份回落。其中,10种商品进口数量增速回落,9种商品进口价格增速环比下降,说明价格与数量因素均对进口增速有所拖累(见图8-10)。
国内需求恢复偏慢偏弱导致进口数量下降。分产品看,8月份进口数量增速环比提高的品种由7月份的11种下降至8种,主要受国内需求恢复偏弱偏慢影响。预计未来两个月进口增速仍将受到高基数影响,但受益于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的有效落实,未来内需温和回升有望对进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撑。
一是基数效应对出口增速的扰动将趋于减弱。去年7月份起出口当月增速进入上行通道,主要是受到2022年基数走低的影响,若剔除基数效应影响,2022-2023年两年平均出口增速则逐渐回落。因此,去年下半年出口增速的基数效应不宜看同比增速,环比增速与历史同期均值的差值或是较好的替代指标。2023年出口环比增速与历史同期均值的差值呈现出“上半年波动较大、下半年相对平稳”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2023年下半年出口规模变化基本与历史同期规模相当(见图2)。这也间接说明今年下半年基数效应对出口的扰动将趋于减弱,出口同比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外需、价格、出口竞争优势、外围环境等因素。
二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有所加大,外需对出口支撑或将继续减弱。我国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因此全球制造业PMI可作为外需的替代指标。8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全球制造业PMI、全球服务业PMI分别录得52.8%、49.5%、53.8%,分别较7月份变化0.3、-0.2、0.5个百分点,制造业仍在荣枯线下,且数值有所回落,表明制造业收缩仍对全球经济景气度形成拖累,而服务业 PMI韧性仍强。分国家看,8月份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分别录得47.9%、45.8%,较上月分别下降1.7和持平,均处于50%的荣枯线),美欧制造业收缩和需求放缓或将对外需继续形成拖累。
三是价格因素短期或对出口增速产生很多压力。PPI同比增速领先出口价格增速0-6个月左右,受近期国内需求偏弱,全球需求放缓、地理政治学关系紧张等影响,PPI面临一定的下降带来的压力,或将对出口价格产生很多压力(见图13-14)。
四是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不利于国内出口份额的提升,但短期影响不大。其一,美国大选和贸易限制增多将降低外需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不利于我国出口份额的提升;其二,根据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经验,在关税宣布后但尚未正式生效期间,加征一定的关税商品通常存在“抢出口”的脉冲效应。因此,在美国对我国出口商品全面加征一定的关税概率较大的背景下,下半年国内或存在一定的“抢出口”动机,部分出口需求前置将对短期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支撑。其三,近年来我国贸易伙伴不断拓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有效提升了我国应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波动的能力,或对出口份额也形成一定支撑。
本微信号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时,并不表明这一些内容代表本人观点,其目的只是供访问者交流与参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微信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阅读者的一切商业决策不应将本微信号内容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微信号所涉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本微信号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客观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见,投资者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对任何基于偏见角度理解本微信号内容所可能会导致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